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
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文章内容

头痛—警惕颅内海绵状血管瘤
信息来源:本站 作者:admin 更新日期:2016-4-28 15:42:15
 

头痛—警惕颅内海绵状血管瘤

现代人生活压力大,头痛是经常有的事情,很多人都不把它当一回事,以为是熬夜没休息好,挺一挺就过去了,尤其是年轻人。但是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仅2016年已经发现4例青、中年人头痛,竟然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惹的祸!

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占脑血管畸形的5%13%,海绵状血管瘤可见于各个年龄,多见于2050岁。男女发病率相似,有报道男性病例多为30岁以下,女性病例多为3060.

   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:

1.头痛  占总数的11%44%,轻微头痛可能是唯一主诉,常因此或体检做影像学检查而发现本病。其中40%6个月~2年内出现下述症状。

2.癫痫  40%100%,大多数见于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,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癫痫。海绵状血管瘤比发生于相同部位的其他病灶更易于发生癫痫,原因可能是海绵状血管瘤对邻近脑组织的机械作用(缺血、压迫)及继发于血液漏出等营养障碍,病灶周边脑组织常因含铁血黄素沉着、胶质增生或钙化成为致痫灶。动物实验证实,皮质或皮质下注射含铁离子可制成癫痫动物模型,其中约40%为难治性癫痫。

3.出血  从尸检、手术标本或影像检查常可发现病灶内有不同阶段的出血,而有症状的显性出血占8%37%。根据计算,病人年出血率为0.25%3.1%;病灶年出血率为0.7%2%。大脑半球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更易出血。与AVM出血不同,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一般发生在病灶周围脑组织内,较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。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预后较AVM(动静脉畸形)好,但首次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。女性病人,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出血率较高。反复出血可引起病灶增大并加重局部神经功能缺失。

4.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 15.4%46.6%。急性及进行性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常继发于病灶出血,症状取决于病灶部位与体积。可表现为静止性、进行性或混合性。大量出血引起严重急性神经功能症状加重较少见。

   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,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设备不断更新换代,自2014年搬迁至新综合楼以来,派出多名医生赴湘雅医学习进修,积极开展新检查项目,已完成高场磁共振检查4000多例、新型16CT检查14000例以上,为患者的病情诊断提供了直接、准确、可靠的诊断资料,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看病检查的需要。(黄数魁)